西安旅游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西安旅游网 > 出游计划 > 湖北宜昌市概述——宜昌旅游景点大全

湖北宜昌市概述——宜昌旅游景点大全

作者:西安旅游网日期:

返回目录:出游计划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和长江中上游的交界处,有2000多年的历史。“宜昌”这个名字始于东晋。该市的组织体系始于解放初期,1992年建立了地级市。该市总面积为2100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为4249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底,宜昌城市建成区已达到150平方公里。该市现辖五个区、三个市和五个县,常住人口413.56万(2017年底)[1]。

宜昌建在长江沿岸,是湖北省的一个副中心城市。其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位居湖北省第二。宜昌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汉宜高速公路、汉宜高速公路、焦柳铁路、318国道等重要的国家交通干线。宜昌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的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中国有4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在全国城市数量中排名第四。宜昌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它还享有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和中国钢琴城市的美誉。

2019年1月25日,宜昌市被评为2018年国家“安全农业机械”示范城市。

宜昌历史悠久。根据历史记载,宜昌有2700多年的历史。十二万年前,“长阳人”活跃在宜昌清江流域。中国几十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在7000至8000年前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宜昌在古代属于西陵部落。据宜昌记载,夷陵是夏、商、周三三代的古荆州。秦始皇在位26年(221年前),夷陵改为吴县。夏商时期是古荆州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西塞地区秦始皇在位26年(221年前),芷君县位于宜昌,宜昌市大部分属于南郡。“汉继承秦制”。西汉时期,夷陵属于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夷陵改为临江县。建安十五年(210年),临江县改为宜都县,并领导宜都县(今宜昌)、秭归县、枝江县、宜都县(今宜都县)等四个县。

三国时期,吴黄武元年(222年),夷陵改为西陵县,又称宜都县。金太康统治时期(280-289),改为夷陵县。东晋在汾夷陵(位于长江南岸的黄牛岩和黑岩之间)的西部边界建立了另一个县,取名宜昌。言下之意是祝福边境和建立县适合国家的繁荣。宜昌这个名字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湖北省宜昌市概述

宜昌市人民政府

南北朝时期,宋齐同晋。梁漱溟将宜都改为宜州,西魏改为塔州,北周改为谯周。

隋大冶三年(607年)将谯周改为夷陵县,辖夷陵、宜岛、长阳和元安县。夷陵县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夷陵县改为谯周,领导上述四个县,属于山南东道。天宝最初改为夷陵县。甘源的第一年(758年)改名为谯周。它对原来的四个县有管辖权,仍然属于山南东道。

在第五代,周霞、荆州和贵州是南平国家。北宋改名为谯周,属镜湖路,仍管辖夷陵四县。元丰统治时期(1078 ~ 1085年),夏这个名字被改为夏。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盛夏国被命名为周霞路,它领导着中原四县,属于河南省镜湖路。明朝初年,周霞路改为周霞首都。洪武九年(1376年),周霞改为夷陵国,统治宜都、长阳和元安三县。夷陵区隶属湖广行政公署荆州宫京南路。

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地区隶属荆州地区。顺治五年,夷陵改为夷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夷陵地区改为宜昌地区,夷陵县改为东湖县和宜昌地区行政公署。它领导着属于精十道的东湖县、兴山县、巴东县、长阳县、长乐县、贵州县和鹤峰县。宜都、枝江、当阳和元安属于荆州地区。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指定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初年,废除了政府和国家制度,实行省、地、县三级制。1912年,东湖县改为宜昌县,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于京南路。当阳和余安安属于湘南路。1922年,宜昌属于精益路。

1932年和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元安、兴山、秭归、长阳和五峰八县分别为第九和第六行政监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宜昌县。芷江县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监察区。1948年8月,中国共产党江汉区委员会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又称湘西特区),1949年1月改为当阳特区。1949年5月20日,宜昌专员公署在当阳成立。同月,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在当阳成立。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当阳庐江正式成立。1949年7月16日,宜昌市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宜昌市特别行政区和宜昌市党政机关立即从当阳迁到宜昌。1949年11月15日,宜昌获得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分为八个行政区。其中,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管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元安、兴山、秭归、长阳和五峰九个县。同时,原宜昌县城区和郊区村庄将预留给宜昌市,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1951年改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地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地区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被调任宜昌特勤局领导。此时,宜昌特区辖9个县和1个市。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个县和1个市。1958年12月,宜昌专员公署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成立。1961年5月,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销,宜昌专员公署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于1968年1月。1978年8月,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被撤销,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6月,宜昌恢复为省会城市。1992年3月,为了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政府批准,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制度。[6]2016年12月20日,宜昌被选为中国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7]

湖北省宜昌市概述

宜昌沿江夜景的一部分

地理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概述

宜昌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交汇处,鄂西山区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巴蜀在上,荆襄下”。东经110° 15′至112° 04′和北纬29° 56′至31° 34′之间,东西向最大水平距离为174.08公里,南北向最大垂直距离为180.6公里。领土面积为21084平方公里。东临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接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接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9][10]

地质地貌

宜昌地理环境复杂,地质结构复杂。从18亿年前的元古代到100万年前的新生代,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分布、发育良好、完全裸露。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考察了三峡地区的地质地貌后,完成了《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特征》,成为一位大师。这座城市的西陵峡发现了最古老、最原始的甲壳动物化石,引起了世界地质学家的浓厚兴趣。地层学是我国南方的标准地层区之一,许多典型的暴露地质剖面在国内外地质领域都很有名。李四光教授于1924年建立的三峡震旦系剖面建立了震旦系地层单位,得到国际地质界的认可。黄花场奥陶系剖面发育良好,化石丰富。它被认为是中国奥陶系的典型剖面。王家湾奥陶系和志留系的界线剖面是世界上已知的三个最好的界线剖面之一。宜昌市无主要断层,地壳相对稳定,无孕震构造。根据1600多年的记录,城市地区的地震烈度不超过5度。宜昌市位于长江江淮平台的西部。地质构造总体轮廓为:该区中北部黄陵背斜、东部当阳盆地、西部秭归盆地、南部长阳背斜、仁和向斜、西南部五峰向斜、西北部神农架背斜、北部台地边缘褶皱带。从地质力学角度来看,它是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和淮阳山形构造体系的组合部分。

湖北省宜昌市概述

湖北省宜昌市概述

湖北省宜昌市概述

宜昌平原地区

宜昌市地形复杂,高度差异很大。西山占全市总面积的69%,主要分布在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县和夷陵区西部。大多数山脉都在海拔1000米左右。许多山脉海拔超过2000米。兴山县的仙山海拔2427米,是全市最高的山峰。这个山区有许多峡谷。有些雄伟险峻,悬崖高耸入云。有些深邃而美丽,有曲折。长江、清江、香溪河和黄白河都有这样的峡谷,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一西陵峡就是其中之一。中央丘陵位于山脉和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它们是由低山区或坡度相对较慢的高阶土地的长期风化、侵蚀和切割形成的。它们海拔100-500米,坡度为5-25度,占总面积的21%。它们分布在元安、宜都、夷陵东部和当阳北部。东部平原位于江汉平原的西部边缘,海拔不到100米。芷江的杨林湖海拔35米,是这座城市的最低点。它占总面积的10%,分布在芷江、当阳东南、城东南方和余安安宜都沿江、清江下游两侧和张炬河谷两侧。此外,城市中还有许多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兴山的五峰、长阳、秭归、宜都等山地和丘陵地带。喀斯特地貌多种多样,有许多地方,如山崎、美丽的岩石、不同的洞穴和美丽的水。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11]

气候特征

宜昌位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有四个不同的季节,水和热在同一季节,而寒冷和干旱在同一季节。年平均降雨量为1215.6毫米,平均温度为16.9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为41.4摄氏度(7月),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9.8摄氏度(1月)。年平均活动积温10度以上的为5200摄氏度以上,持续250天。无霜期为250-300天,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00.7千卡,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38-1883小时,日照率为40%。[10]

地形要素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的交汇处,鄂西山区和江汉平原的交汇处。山区占67.4%,丘陵占22.7%,平原占9.9%。宜昌地形复杂,高低差别很大。它有山、山和平原。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夷陵为山区,东部的县(市、区)、夷陵的当阳、余安安、宜都为丘陵地区,长江、清江、张炬河交汇处两侧的芷江、当阳、宜都县(市)部分地区为平原。[10]

排水系统

宜昌水系属于长江流域,可分为五大水系:长江上游干流水系、长江中游水系、清江水系、洞庭湖水系和澧水水系。除长江、清江等主要河流外,国内共有164条河流,雨水收集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占国内雨水收集面积的91.5%。河流全长5089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4公里。流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有14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的支流有4条(张炬河、黄白河、香溪河、榆阳河等)。)。

湖北省宜昌市概述

宜昌夜景

长江:从秭归县经浦水峡至枝江县经宜昌至亚洲口,全长237公里。

清江:发源于恩施利川市七月路小江,全长440公里,宜昌153公里。它是长江在这个城市的最大支流,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盐池到宜都市鹿城。

香溪河:据说王昭君在这里洗了纱布,给了河水一股香味。起源于神农架林区的罗马店,流经兴山县,注入长江进入秭归湘西镇,全长110公里。

张炬河:在当阳市的两个河口上分为东支流和西支流。西支为何炬河,发源于保康县魏家店,全长226公里。东支是漳河,发源于保康县黑林,全长199公里。何炬河和漳河在两个河口汇合,全长88公里,在宜昌和荆州交界处汇入长江。

黄白河:东支发源于夷陵区张村乡黑梁山,全长126公里。西支源于宜昌县五郎村,全长70公里。东西支流汇入宜昌县黄花场附近的干流,全长32公里,经宜昌县小西塔流入长江。

分布有9种土壤,从红壤土到棕壤,其中优质成熟土壤占耕地的48%。

除长江和清江外,水能储量为175万千瓦,可开发容量为105万千瓦。水资源总量131亿立方米,过境客运量约4572亿立方米。

湖北省宜昌市概述

五峰县旅游

全市植被良好,森林资源居全省第二位,覆盖率为48.5%。宜昌市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面积138.05万公顷,造林面积1.0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5.04%。有52个自然保护区,包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市共有11个森林公园(柴步溪大峡谷风景区、后河国家森林公园、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等)。),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3个,市级2个,面积75万亩。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老岭自然保护区)、3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3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73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16%。全市共有国有林场23个,经营面积110万亩。共有集体林场79个,经营面积21万亩。

生物种类繁多,种子植物5582种,占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七分之一,其中1630种是中国特有的。该市有610种已知的陆生脊椎动物,其中177种受到国家和省级保护。

页岩气资源丰富。2017年7月,宜昌军区钻探页岩气井,预测页岩气资源量将超过5000亿立方米。气井位于大约6亿年前的震旦系陡山沱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页岩气矿床。[12]

水资源

宜昌市水资源总量166.2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1.3%,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5.39亿立方米,相当于径流深度775.1毫米,比上年增加61.7%,比上年增加20.4%。地下水资源量为46.84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双重计算为45.95亿立方米。全市流入水量4377.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8.6%,比上年减少4.3%。全市出水量453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9%,比上年下降3.5%。全市人均水资源为4026立方米,居全省第四位。人均水资源为4093立方米,居全省第六位。

矿产资源

宜昌市已发现1000多处矿藏,其中230处已探明储量。已发现矿产88种,占中国已发现矿产的51.2%,占全省总量的62%。工业储备中有48种已探明矿产,其中13种居全省首位。已发现397个矿床,包括17个大型矿床、58个中型矿床和322个小型及以下矿床。宜昌磷矿在全国八大磷矿区中排名第一,是全省磷矿主产区,磷储量42.4亿吨,留存储量39.3亿吨。该市磷矿年产量约为1300万吨。石墨矿是中国中部和南部唯一的大型石墨矿,在五大规模石墨矿产品中排名第一,储量第三。玻璃用砂岩是中国四大优质石英砂之一。水泥用石灰石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三峡红、西陵红、三峡波等宜昌石材装饰石材是国内知名品牌。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优势矿产生产区相对集中,区域特征明显。矿产资源分布在全市各县市,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矿物相对集中,形成12个矿物集中区。全市共有矿山506个,其中煤矿140个,磷矿49个,石墨、锰、金、铜、铅、锌、采石场317个。年产固体矿石3100万吨,员工3万多人,矿业总产值43亿元,采矿、选矿、深加工产值约800亿元。全市拥有66项年度探矿权,其中磷矿33项,煤矿7项,黑色金属6项,有色金属6项,贵金属11项,非金属3项。

生物资源

宜昌有种子植物5582种,占中国种子植物总数的七分之一,其中中国特有的有1630种。该市有610种已知的陆生脊椎动物,其中177种受到国家和省级保护。

宜昌市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2203万亩,占总用地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不含灌木林)达到55.3%,林木蓄积量为3986万立方米。全市共有11个森林公园(柴步溪大峡谷风景区、后河国家森林公园、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等)。),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3个,市级2个,面积75万亩。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老岭自然保护区)、3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3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73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16%。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出游计划_旅游度假_旅游景点_旅游攻略_哪里好玩_西安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