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旅游景点
智能旅游是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它使旅游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高度系统化整合、深度开发和激活,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面向未来的全新旅游形式。
旅游业是最敏感的行业。旅游需求与国家的政治形式密切相关。世界上的局部冲突和战争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明显小于国际旅游业。然而,国内政治稳定和良好秩序是国内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两倍多。这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旅游业作为一种非基本需求,属于较高水平的消费支出。只有在拥有足够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后,居民才会有旅游的愿望和行为。旅游动机、支付能力和可支配时间是实现旅游需求的三个制约因素。国内旅游收入在大多数年份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其增长总体上与旅游人口的增长相一致。至于增长比人口增长大得多的原因,是由于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自2014年国家旅游局提出“智慧旅游年”以来,许多城市一直在建设智慧城市。国家旅游局部署了“智慧旅游城”试点工作,确定了北京、武汉、成都、南京、福州、大连、厦门、苏州、黄山、温州、烟台、洛阳、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武夷山等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国家旅游局发布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旅游市场稳步扩张,继续引领宏观经济。其中,国内游客22.36亿人次,同比增长10.47%。出入境游客1.27亿人次,增长4.1%;上半年,旅游收入达到2.25万亿元,增长12.4%。
2009-2015年中国旅游业收入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
根据博斯数据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智能旅游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报告》,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业市场交易量约为3525.8亿元,国内旅游业销售收入为4.17万亿元。网络旅游约占8.81%,市场份额小,市场饱和度低,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网络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如下图所示:
2011-2015年中国网络旅游与国内旅游规模
资料来源:数据汇编
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不仅是政府和企业关心的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智慧旅游城市应重视舆论宣传和引导,提高政府、企业和公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认同,参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协调,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通过对智慧旅游城市“起步、展开、深化、成熟”四个阶段特征的深入研究,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将更加具有导向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